最近,负责山西省长治市潞安化工常村煤矿双创基地的王海川介绍说:“考虑到矿井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,我们利用三维软件或仿真技术转换模型坐标,通过3d打印制造机电设备实体模型,我们的高工技师通过这些模型讲解设备结构;不论是就学员的兴趣还是课程的效果而言,培训效果都比传统教学方式高得多。”
今年1月,该矿创立了“三维教学课堂”,该课堂融合了三维建模、仿真技术、3d打印、虚拟现实(vr)与混合现实(mr)等多种功能,可进行齿轮啮合运动仿真、设备和配件的有限元受力分析、录屏和网络直播授课等。通过将先进科技与员工培训工作有机结合,成功将科技、人才和创新三者紧密融合,显著推动矿井生产的提质增效。
使用仿真技术和3d模型的混合现实培训功能后,我感到一片光明,仿佛置身于采矿现场,身临其境地学习所需的技术知识。这不仅让我注意力高度集中,还显著提升了我的学习效果。与以前的培训方式相比,现在在井下解决机电问题更省时省力,效率也更高,我们队的开机率已经达到了98%以上。"综采预备队员工鲁思远如此说道。
迄今为止,潞安化工常村煤矿双创基地已经完成了6个系列的线上授课,其中主要涵盖机电设备和配件的内外部结构、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讲解。此外,该基地还完成了2个系列的线下授课,同样着重讲解了机电设备和配件的内外部结构、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。
根据了解,潞安化工常村煤矿计划在2023年底完成井下采掘一线所有大型设备和主要、重要、关键、故障率高的中小型设备及配件的建模工作。参考该矿现有的采掘设备,他们还将使用3d打印机来打印综采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的模型。同步,他们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建立综采和综掘工作面的场景,以辅助培训。还将对采煤机的摇臂、行走部减速箱,以及掘进机截割部减速箱内部的齿轮传动和啮合情况进行运动仿真。通过结合静力学和运动学,对采掘一线设备典型的受力和失效形式进行有限元分析。
郑云龙是双创基地的高级工程师,他称,“3d数字技术在煤矿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运用,可以解决因教学形式单一、教学方式陈旧、理论课程过多而导致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。这种技术能够帮助矿山技术人员更加直观、快捷地提高自身技术水平,进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。”